為什麼小時候的時間似乎過的比較慢

Chen Li-Chi (陳立其)
4 min readJun 27, 2019

--

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有兩個。

  • 為什麼小時候的漢堡比較大
  • 為什麼小時候的時間似乎過的比較慢

為什麼小時候的漢堡比較大

很多人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長大後的 OO 變小了。例如,我覺得可樂好像變小了,我覺得漢堡好像變小了,我覺得房子好像變小了,我覺得茶葉蛋好像變小了,我覺得新台幣幣值好像變小了。

但是仔細想想,這些事情會發生可能是以下兩種情形所導致

  • 他真的變小了
  • 你覺得他變小了

可樂的部分,你可以很明顯發現以前可樂是 600 ml ,現在變成 5XX ml ,嚴格說起來他真的變小一些,但是也有可能同時你能喝的量變大了。在這兩者綜合之下,才會讓他看起來變小了許多。

有些東西,他不太可能變小,例如房子,我們如果可以明確的感受到,小時候覺得很大的房子變小了,這肯定是因為我們身體變大所導致的。

不過東西看起來變小真的會令人蠻不爽的,會產生一種意料之外的損失感,此外,我們不想承認這份不悅感是由於我們自己變大所導致的,因此我們常常會把不爽的心情找個出口,才會為常常脫口而出,

這個漢堡怎麼變這麼小。

Photo by Niklas Rhöse on Unsplash

為什麼小時候的時間似乎過的比較慢

我發現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問題,為什麼長大以後,時間似乎過得越來越快了。我國中的老師就曾經在當時告訴我,人生的時間會越過越快,請我們小心,請我們把握當時悠閒自在的時光。

這裡定義的小時候與長大後,是相對的概念,並不特定指某一段時間。例如當你在高中階段,國中的時候就可以稱為小時候,而高中階段可稱為長大後。

小時候做的事情,跟長大之後做的事情通常不同,主要有以下的差異。

  • 事情的難易度
  • 事情所花時間與活過的時間之比例

關於難易度,小時候做的事情比較簡單,老師也願意花時間培養小朋友的信心。因此當小朋友花了很多努力終於把答案寫出來的時候,老師也會給相當大的鼓勵。雖然這個樣子沒有任何不妥之處,現代的育兒觀念也是傾向給小孩多一點的信心,希望他們在未來有勇氣面對未知的挑戰。但這卻有一個小缺點,就是有可能讓小孩高估了自己做的事情的難度。像我小時候就不幸的高估自已的能力,讓我在高中考大學考得很爛(也有可能我是真的爛)。

遺憾的是,當你長大了以後,你所做的事情會變得比較不允許犯錯,難度也會增加,也就是你被期待完成困難任務的機會增加了,但是你其實跟小時候的智力沒差多少,於是你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完成任務。小時候可以完成的任務數量,可能比長大之後完成的任務數量更多,因為小時候的任務比較簡單。我們會以為小時候我們做了很多事,卻不知道小時候所做的事情,都是大人們設計過的,用來培養我們的信心用的,像是一些課本例題,跟現實生活遭遇到的問題,難度無法相比。課本的習題通常都被切成小塊很特定的問題,例如四則運算,而長大後的問題通常比較複雜,例如我應該要租多少錢的房子才合理

另外一個因素是,你做某件事情所花的時間,佔了你目前活過的時間比例多大。人類常常拿自身經驗來類比於所未知的事物,例如跟不知道百度是什麼的人解釋,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Google ,這樣如果他知道 Google 那他就會瞭解了。但是為什麼,小時候的一年過得很慢,長大後的一年卻過得很快呢,明明小時候是一年,長大後也是一年阿。這是因為,對於 6 歲小孩,一年時間大概佔了他所活人生中的 1/6,但是對於一個 18 歲小孩,這個比例就變成 1/18,照這個理論你會覺得相較於小學時期,你高中時期時間的流逝感快了三倍。

其他可能原因

看了這部影片之後,他提示了我一些其他的可能。

  • 心情影響時間流逝感
  • 當下感受的時間流逝感
  • 事後回想的時間流逝感

心情影響時間流逝感

心情好的時候,快樂或專注的時候,時間會過得比較快。害怕的時候,緊張的時候,無聊的時候,痛苦的時候,時間會感覺上過得比較慢。

當下感受到的時間感以及事後可回想的記憶片段數量

體驗新奇事物,激發神經製造越多記憶,就算當時覺得時間過得很快,事後想起來,由於當時深刻的印象,讓較多的神經細胞用於記憶,所以回想起來反而會覺得有很多記憶片段可以想起。

無聊的時候,雖然當下感覺時間很慢,但事後回想起來卻會覺得時間很快,因為沒有製造太多新記憶。

--

--

Chen Li-Chi (陳立其)
Chen Li-Chi (陳立其)

Written by Chen Li-Chi (陳立其)

希望所有困難事都可以拆成簡單的事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