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大部分的投資大師的教學都是垃圾
每次逛書店,幾乎都會看到理財的區域,充斥著綜藝的字體,寫著怎樣賺千萬之類的。裡面一堆彩圖,字體又很大,版面很空,但整體沒什麼內容,不然就是內容看不太懂,但這些書會意圖讓人覺得好像很厲害,照做就可以賺大錢。
但是裡面一堆看不懂的專有名詞,也解釋的不是很清楚,我應該要買來學嗎?
這種書到底為啥可以一直賣,我也能寫一本嗎?
技術分析利用過去資訊預測未來資訊,我認為是一件好的事。以古為鏡,
可以知興替。但如果要賭錢,那還是先不要。如果一個指標已經廣為人知,肯定有人拿來預測未來股價。如果他準確的話,那自己就會賺飽飽,不會與路人分享。如果他分享的話,且真的有用,那這個指標真的有效就會被市場充分利用,導致這個指標越來越無效。就像一個球隊連勝,大家開始看好他時,賭盤的賠率也會變低。
與別人分享投資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除非他就是期待可以靠分享賺錢。但要是一旦開始靠分享賺錢,他所想的就不是追求投資策略的精準,而是怎麼樣可以讓他的分享可以賣到更多地方去。
驗證週期長就會難以驗證
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是價值投資,那更要小心了。要是賺錢的話,就是它的價值投資有用。但要是賠錢的話,他也可以說他看的是價值投資,要你等十年後再看看。問題是你們十年後還活著都不一定了。
條件比較複雜,時間跨度大,應用場景少的投資方式通常難以驗證。就像學會了一套屠龍刀法,你也很難找到龍,來驗證你的刀法確實奏效。
巴納姆效應
以下這段話,是我對你個性的預測。
你有時候很粗心大意,但必要的時候很細心。你的脾氣很好,但不喜歡別人詢問過多的隱私的問題。
一般的人對於概括性的論述,常會認爲這是精確的預測。我認為上述的描述可以通用於 99% 的人類。通常稱為巴納姆效應 (Barnum effect)。
星座專家或算命師講了一堆廢話,還是有大量的人覺得好準喔。有兩個可能。第一個是你真的遇到真正的大師,他能夠預測宇宙萬事萬物。但大部分的情形下,他們也只是混口飯吃,求關注而已,專騙不知道的人。